本报记者 吴 勇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区内,4993座标准化跑道式螺旋藻养殖大棚鳞次栉比,在阳光照耀下仿佛层层波浪。
在这里,22家螺旋藻养殖加工企业相聚一处,构成了集螺旋藻养殖、加工、销售以及相关产品研发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园区。
上世纪90年代,鄂托克旗开始以发展螺旋藻产业为依托,进军食品、饲料和生物医药等新产业。当地干旱少雨、土壤水源盐碱度高的特点,为喜光、喜高盐碱的螺旋藻提供了有利的养殖条件。
鄂托克旗大力发展螺旋藻产业,将微米级的螺旋藻打造成为大产业。目前,鄂托克旗年产优质螺旋藻粉5200吨、螺旋藻片900吨。螺旋藻产业年产值超5亿元,成为特色支柱产业,鄂托克旗也跻身全球重要的螺旋藻主产区和原料供应基地。
“这些年,入驻企业抱团发展,在养殖规模、生产技术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内蒙古再回首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勇宁说。
为打破螺旋藻只能在4月到11月生产的限制,投资1200万元的鄂托克旗螺旋藻新型养殖示范项目于去年建成。养殖加工温室厂房、柱式光生物反应器养殖系统等新工艺,已在螺旋藻养殖中试用,其增温补光效果可将每年的养殖期延长一两个月。
在鄂尔多斯市加力螺旋藻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郭彩凤拿出一瓶新产品——螺旋藻奶昔:“这几年,各个企业都在努力延长产业链条。藻蓝蛋白、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新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目前,产业园区拥有自治区级螺旋藻研发中心1个、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5个。通过研发创新,小水藻有望给当地带来更大效益,给生活带来更多惊喜。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2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