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解耦数权,数据要素合规流通的“贵州解法”

时间:2025-08-18 17:00:00

数字经济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系统中,不断显示着新的OID编码——这是贵州数据要素登记平台上的数据产权凭证编号。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登记数据主体7700多个,确权数据要素4000余项,落地300个应用场景。

从2015年提出“块数据”概念,到2020年的“数权法”;从2021年在数博会上首次发布的“场景大数据”理论,再到如今对数据要素特性的理解与数据产业的实践突破,贵州用十年时间,在数据要素合规流通与价值释放的赛道上,蹚出了一条从理论创新到产业落地的特色路径。

流通困局:数据要素的“冰山下”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如同工业时代的石油,但与石油的物理属性不同,数据的非物质性、多主性与动态性,让其流通始终面临“看得见价值,摸不清权属”的困境。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累计上架数据产品3000多个,发放超370张数字资产凭证,上海数交所交易额突破1.4亿元。全国几个主要的数据交易所的运行情况显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虽然初见成效,但受制于交易规则模糊、权益边界不清等制度性难题,加上数据的虚拟性特点,流通不畅,数据要素市场化依然任重道远。

传统管理模式聚焦于数据内容的安全防护,却忽视了数权的动态变化——同一组医疗数据,在医院诊断场景、保险核保场景、科研分析场景中,权利主体与边界截然不同。这就如同“影子与太阳光的互动”:数据是互动留下的印记,而场景是互动发生的环境,脱离场景谈流通,如同抓住影子却忽略了光源。

数权的模糊性直接制约产业活力。医疗健康数据因隐私顾虑难以跨机构共享,企业数据因权属不清不敢投入开发,公共数据因授权机制缺失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问题的核心在于数据流通的双重性。由此贵州提出了“场景大数据”理论:数据流通应该既包含内容流通的数据流),也包含权利流通的数权流。

贵州破题:数权流的“解耦-登记-耦合”实践

如今在贵阳,办理健康险非常便捷: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根据投保人就医疗诊记录形成的健康数据产品完成商业保险核保。这极大地缩减了核保的时间,同时核保过程也更加准确、全面。这一应用在今年7月一个月内就为多家保险公司提供2800多次数据服务。

这一场景背后,是贵阳块数据城市建设有限公司落地的“双授权”模式——个人主体授权使用,政府监管授权确保公共数据安全实现数据流转。

如果把个人健康数据看成一件商品,它在流通中将生成三份凭证:确权凭证(医院的原始权利)、授权凭证(患者允许保险机构使用的范围)、交易凭证(双方权利义务约定)。这正是贵州数权实践的核心:将数权从数据中解耦,单独登记管理,再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权利与内容的动态耦合。

从这种模式的落地,我们隐约能够看到数据要素流通基础设施的构建模型:数据要素登记OID服务平台赋予每个数据要素全球唯一编码,如同数据的“身份证”;可信数据空间采用“政府监管+主体授权”双授权模式,个人设定数据使用的场景与期限;数权链则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全流程,实现“确权-授权-使用-监管”闭环。

安顺的“安心可信数据空间”同样诠释了这一模型的通用性——近80万务工人员将个人技能数据存入专属空间,200多家企业通过平台在“岗位匹配”的场景中以申请授权的方式使用。数权链上的授权记录,成为避免数据滥用的“防护网”。这种“一场景一授权”的机制,正契合了数权流动应遵循的规则——原始权利方可授权,继受权利方不得再授权,从根源上防止权利泛化。

而铜仁的智慧医疗影像云则展现了数据价值的乘数效应。通过将患者影像数据回归个人数据空间,平台既保障了患者的知情权,这是数权中的核心权利,又允许经授权的乡镇卫生院与市级医院共享诊断,让偏远地区患者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30余万人由此获益。

这种“硬基建 + 软规则”的组合,推动数据商、评估机构、技术服务商等市场主体加速聚集,促进数据产业生态的形成:贵阳数据商数量超过900家,数据中介超过300家,涵盖数据清洗、合规评估、价值挖掘等领域;基于劳务数据的技能培训平台有效带动了安顺当地就业率的提升;铜仁的卫健部门将个人健康信息在脱敏有条件前提下向个人或企业,有利于推动精准医疗产业落地。

这些成功的实践,在于围绕“数权”构建了“激励相容”的市场环境。一方面,原始权利方因权益有保障,愿意开放数据。另一方面,继受权利方因规则明确,敢于投入开发。贵州实践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形成“数据要素+场景服务”的新业态。

数权的清晰界定,是激活数据产业“生态链”的关键。

未来启示:数权体系如何支撑数字经济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基于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流转数据相关财产性权益的机制”。2025年7月,国家数据局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数据流通交易合同示范文本,推进数据产权等数据基础制度的实施,为数据市场有序、健康、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5数博会上将举办多个关注数据要素及其价值挖掘、数据产业发展趋势与未来方向的交流活动,将会有很多前沿的理论成果和创新实践亮相,而贵州对数权的实践探索无疑会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带来有益的启发:制度设计需跳出“物权思维”,正视数据的非物质性,通过登记制度将“无限的利益”转化为“有限的权利”进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要兼顾法律属性与技术支撑,数权登记平台与可信数据空间的结合,可以实现“事前可归、事中可验、事后可追”;产业培育要构建“政府搭台、市场唱戏”的生态,政府聚焦数权监管与服务,企业专注数据价值挖掘。

随着全国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加速推进,数权或将成为区域竞争的新焦点。当数权网实现跨区域联通,当数权凭证成为数据交易的“硬通货”,数据要素将真正突破地域与行业壁垒,实现“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

从“块数据”到“场景大数据”,从“数权理论”到“流通实践”,贵州的探索证明:数据要素的合规流通,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制度创新,关乎产业发展。数权不是数据流通的枷锁,而是价值释放的钥匙。这场于无声处的数字化创新实践,正在重新定义数字经济的规则,也终将重塑竞争的格局。

来源:极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