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阳江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

时间:2025-05-22 04:49:00

【来源:广东省林业局_林业要闻】

阳江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689.93万亩森林资源与57.81%的高森林覆盖率,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目前,全市已发展林下经济经营面积47.76万亩,年产值达22.91亿元,全市从事林下经济生产经营3.7万人,农民林下经济人均年收入近3万元,林下经济正逐渐成为推动阳江市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政策赋能,强化要素保障

一是规划先行,明确发展路径。出台《阳江市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6-2025)》,针对各县(市、区)地域条件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建设性指导。二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盘活林地资源。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令》、《阳江市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工作举措》,进一步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全市林地经营流转面积78万亩,林业规模经营主体数量547个,为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奠定了基础。三是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让林农无后顾之忧。创新“春砂仁贷”专项金融服务,累计发放贷款1.2亿元,惠及200余家经营主体,破解产业发展资金瓶颈。2024年全市森林保险投保299.71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226.06万亩,商品林73.64万亩,为林业经营保驾护航。

多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阳江市探索"林+N"多元融合发展模式,立体开发林下经济,实现森林资源利用最大化。一是林下种植聚焦林药、林茶、林果三大品类,形成区域特色品牌矩阵。以林药中的春砂仁为例,春砂仁被评为“广东三宝”,全市种植砂仁面积约10万亩,其中林地种植5.8亩。带动群众就业2.5万余人,人均年增收3800元。二是林下养殖构建循环经济体系。通过林畜模式、林禽模式,实现“林木+畜禽粪肥"生态闭环,阳江市林农自发利用林下空间养殖鸡、鹅、鸭及猪、牛、羊初具规模,产值可达11亿元。三是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拔节而起。阳江市已建成2个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开发5条省级森林旅游特色线路和4个省级新兴品牌地,推动林下经济从单一生产向"种植+加工+文旅"全产业链延伸。

联农带农,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大力培育示范基地与经营主体,强化示范带动作用。阳江市现有1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县,1个国家林下经济基地,8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24年已向省推荐申报2个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个省级林下经济基地。二是创新联农带农模式,带动共同富裕。恒豐实业与6000余户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辐射种植5万亩,年收入增至6.85万元,同比增长30%,形成“千亩示范、万亩辐射”格局。春湾镇新增家庭农场120家,带动就业超2000人。程村镇依托林地资源打造千亩连片白木香树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基地+科研院所+农户”模式,年度收入达500多万元,吸纳农民就业110多人,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

阳江正以林下经济为笔书写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的绿色答卷,未来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强化政策支持,推动林下经济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方向发展,让绿水青山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