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冰城脱口秀演员大起底 他们的生活更有梗

时间:2025-05-24 18:01:00

前不久,“脱口秀大王”呼兰回哈尔滨演出时,现场座无虚席。记者注意到,台下的观众群体中,除了年轻人还不乏老人和孩子。其实近几年随着语言类综艺节目的热播,脱口秀在国内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不少人快乐的源泉。

相比那些已经走红的脱口秀熟脸,哈尔滨也有着一群扎根在各个剧场里的素人演员。他们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出来兼职讲段子,变着法地把生活中的“痛点”转化成“笑点”,为观众解压。

或许有人在线下看过他们的演出,或许有人并不了解这个群体,会好奇脱口秀演员的收入、市场前景等。为此,生活报记者采访到了脱口秀“老炮”王兵兵、脱口秀新人崔博涵等演员,由他们来讲述这个行业里鲜为人知的门道。

哈尔滨看脱口秀 有三家厂牌可选

在2019年《脱口秀大会》的火爆期,记者曾做过调查,了解到当时哈尔滨的脱口秀演员在30人左右,分布在五六个俱乐部和运营团体中。如今六年过去了,记者发现脱口秀演员的数量并无明显变化,只是演出的场所变得更加规范和成熟。

目前,哈尔滨脱口秀厂牌主要有三家,包括波波笑剧场、蒜瓣儿脱口秀和草莓梗喜剧。它们分布在哈西万达、哈西红场、中央大街百盛、学府凯德、567漫天地等知名商场内。其中,波波笑剧场由脱口秀界“小剧场女王”李波创办,属于全国性质的连锁剧场。蒜瓣儿脱口秀、草莓梗喜剧都属于哈尔滨本土俱乐部。

“90后”崔博涵是一位脱口秀新人,他真正的身份是某影院负责人及职业经理人。崔博涵介绍,脱口秀剧场主打“沉浸式”,演员和观众可以近距离互动。剧场的面积一般在100平方米左右,可容纳100多到200位观众,每场演出的票价通常从六七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还会推出学生票。“像蒜瓣儿会定期请徐刀刀、史妍、宁家宇这些卡司来,因此票价会相对上涨。”崔博涵说,哈尔滨的这几家剧场基本天天都有演出,每场演出在90分钟左右,上座率能达到一半以上。“看线下脱口秀的观众以年轻人居多,女观众占比多一些。”

本土演员都是各行业爱“白话”的素人

哈尔滨脱口秀的圈子里,能够在小剧场商演的演员基本有30人左右。除了波波笑剧场的演员会定期流动外,其他剧场的演员基本固定,且来自各行各业。算是脱口秀“老炮”的王兵兵,平时从事跟建筑相关的工作。王兵兵说,“这行儿兼容性较强,但演员整体偏年轻,一般三十八九岁都算比较大的了。”他们中有在校大学生、讲师、医生、律师、运动员、个体户、家庭主妇等。

“说脱口秀的门槛并不高,只要不怯场,能‘白话’,讲出来的段子好笑,就有机会上台。”崔博涵说,“在北京一些剧场,还有不少退休的大爷和大妈登台呢。”

王兵兵介绍,如果你是新人想要说脱口秀,首先要拿着自己写的段子给剧场工作人员审核,内容通过后就会被安排到开放麦演出,至于接下来能否商演就完全看个人天赋和观众反馈了。

看似“闲聊”的脱口秀也挺难

“开放麦”指的是脱口秀演员线下交流、训练的俱乐部。新人来了“练胆子”,老人来了“试段子”。记者了解到,在哈尔滨看开放麦曾经是免费的,现在则要收取19.9元或29.9元的门票。“主要是不花钱看,很多观众容易中途离场,这样会伤害到演员。”王兵兵解释,“现在来看开放麦的观众,有的是第一次接触脱口秀,想看看怎么回事;还有的是非常喜欢脱口秀,开放麦价格便宜、段子新,所以性价比高一些。”

在不少人看来,人生中能讲一次脱口秀是件非常牛的事。不过,演员们看似站在舞台上“闲聊”,其实里面门道不少。王兵兵说,之前很多培训讲师、企业高管都曾来过开放麦,但三分钟下来他们脸上的汗就哗哗往下淌。“按理说这些人讲课、讲话经验都挺丰富的,也不该怯场,可脱口秀真不是说说笑话那么简单,如果段子不行或者节奏把握得不对,观众是真不乐,一看这情景,台上的人就蒙了。像之前有个讲师总是信誓旦旦地对我说,如果他来开放麦讲段子,台下不笑他就不来了,结果讲完一场他真就再也没出现过。”

把“痛点”变“笑点”是创作捷径

与相声和小品略显不同,脱口秀更具随意性和轻松性。通常在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演员们会跟观众聊婚姻情感、市井琐事、人生哲理。如果能将生活中的“痛点”变成“笑点”,通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引发大家的共鸣,那就算出色完成了演出。“很多脱口秀演员都把朋友圈的吐槽、感情受挫、创业经历这些不如意的事情编成一个个段子。”王兵兵说。

在脱口秀演员看来,自己能打磨出一个好段子是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所以他们非常忌讳别人抄袭。“理论上来讲,每一场脱口秀演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段子都需要百分百原创。”用崔博涵的话说就是:“如果不是原创,你上台都心虚。”他上台时曾用过这样一段开场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Hello,大家好,我叫芒奇,芒奇就是monkey,虽然现在我的身材有点像佩奇,但我上大学的时候也是有腹肌的。上班的时候开始练第九块,结果呢,九九归一了。”

写段子虽没有固定模板,不过,现在有不少脱口秀厂牌会开设线下培训班,手把手教你怎么写出搞笑的内容,怎么才能爆梗。“一般上两天课,费用从七八百元到两千元不等。”一位参加过线下培训的脱口秀爱好者介绍道。一些成规模的俱乐部会专门安排职业编剧帮演员打磨段子。“演员提供一个框架,编剧会往里面添梗。”

演员基本都是兼职 火的每月能赚一两万

2019年,脱口秀演出在哈尔滨初具规模时,王兵兵等几位脱口秀演员曾坦言,干这一行的基本都是兼职,因为演出场次少、收入少,如果全职,根本没办法养活自己。

时隔六年,如今哈尔滨的脱口秀剧场里天天都有演出,演员们的收入也基本翻倍,然而大家还是坚持把它当做兼职。“行业脆弱不稳定,得有个正式工作托底。”王兵兵说。

至于演员们的收入到底能达到多少,这得看厂牌的影响力和演员的知名度。比如:哈尔滨某剧场的演员会划分为五个等级:A级一场收入500元、B级300元、C级200元、D级100元、S级1000元。崔博涵说,就哈尔滨脱口秀圈子而言,比较火的演员一个月能赚到一两万元,普通演员如果演出足够多,每月也能赚五六千元。

东北演出市场大不如前 有理想的演员都走出去了

作为舶来文化,脱口秀起初进入中国时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受众群体方面都远不如国外。脱口秀演员邱千曾在采访中直言:“市场太小,不信你在大街上随便问问,很多人都不知道脱口秀是什么。”回忆起那段时光,王兵兵依旧很感慨。2018年偶然进入这个行业的他,一度面临剧场里没观众的情况。“我买了一个拉杆音箱跑到大学操场,结果正好赶上学生放暑假,我就只能给遛弯儿的大爷大妈们讲,其实他们也听不懂,就是累了在那坐一会儿。这样坚持了一年多,直到《脱口秀大会》第二季火了之后,哈尔滨的脱口秀剧场才开始上人,而且经常爆满。”

谈及现在哈尔滨的脱口秀市场,王兵兵表示,“从2024年开始就不太乐观,今年变得更差了。”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人才外流。“在北上广,演员有很多机会上节目,进步得也快。哈尔滨本土演员少,竞争力不强,所以导致惰性大,都陷入自己的舒适区里,段子两三年都不换。照这么发展下去,没准一个段子能用一辈子。”说起这事儿,王兵兵倍感无奈,“其实咱东北人自带喜感,说脱口秀有很大的优势,但这些年有理想的演员都走出去了。”

尽管如此,王兵兵说自己对哈尔滨脱口秀演出市场的“回暖”还是充满了期待。“我现在跑到外地做别的行业,就是想多赚点钱,回来还干脱口秀。没办法,太热爱了!”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龙头新闻·生活报 记者:王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