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邯郸道上, “邯郸故事”说不完……

时间:2025-08-25 15:58:00

“游客朋友们,邯郸孕育了1584条成语,是名副其实的‘成语之都’。邯郸道,更是浓缩了邯郸三千年文化底蕴。请大家跟上我的脚步,开启一段邯郸的成语典故文化之旅吧!”8月22日傍晚,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讲解员秦颖热情地迎接来自唐山的游客。

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讲解员秦颖热情地为游客讲解邯郸历史。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郝群英 摄

街区里战国袍的衣襟翻飞,两旁店铺灯光闪烁,古色古香的建筑散发出岁月的韵味。游客们紧跟秦颖,不想错过任何历史刹那。

“我们从‘负荆请罪’将相和的回车巷开始。眼前看到的这块石碑和墙壁上镶嵌的‘蔺相如回车巷’六个石刻大字,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伫立在这里,向我们诉说着那段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秦颖的讲解吸引游客侧耳倾听。

来自唐山的中学生小方说:“我知道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的故事,课本中的人物原来就是在这里‘将相和’的,蔺相如的大度、廉颇的知错能改,都很了不起。”

从南门出发,一路向北游览,游客们边听边看,纷纷在一座高大的仿古建筑前驻足。秦颖示意游客看向这栋高楼的牌匾:“这里便是‘君子楼’,里面的门客毛遂在邯郸之围时挺身而出,于是,便有了毛遂自荐、锥处囊中、脱颖而出、三寸之舌、因人成事、歃血为盟、一言九鼎等一系列成语升腾于邯郸道上。”听到讲解的精彩之处,游客们拍手叫好。

从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南区到北区,再到学步桥景区,一场完整详细的讲解下来,秦颖通常需要40分钟。秦颖说,游览时间的长短要视游客的要求而定,有时候上午的一个团直到中午12点才能结束。

“如果没有讲解员,我们也就只能随便看看,不知道背后的成语典故。听了讲解,才知道邯郸的历史如此精彩。”江苏游客刘先生说。

今年夏季,虽然酷暑难耐,但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游览邯郸的热情高涨。秦颖更是精气神十足,经常引导游客走在邯郸道上,以生动的语言、饱满的热情,为参观者的成语文化之旅增色添彩。

“讲解工作看似是传声,实则是传知与传情。”秦颖说,只要当天值班讲解接待,她总是以精致的妆容、得体的服装,再搭配上扩音小喇叭,迎接八方来客。

为了更好地呈现成语历史典故,秦颖下足了功夫。她把15000余字的讲解稿反复打磨,讲解中还会针对不同受众调整语言风格——面对青少年游客,她会用比喻、互动激发兴趣;面对有专业背景的游客,她则深入解读细节与历史。

游客的掌声就是对讲解工作最好的认可。每次看到游客尽兴而归,秦颖就感觉所有付出都值得。她说:“我爱我的家乡,愿意把成语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本报记者 曹楚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