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以36人平定西域50国,又以一人之力经略西域30年,不得不说,班超真乃神人也!
他的这番神操作,总是让人想起那句让人热血沸腾的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其实,这句话很“班超”的话,是由西汉将军陈汤所说——

陈汤,在历史上并不有名。他是西汉中后期的一位将领,在汉元帝时任西域都护府副校尉。
公元前36年,陈汤作为西城都护甘延寿的副手,一起出使西城。当时他们只带了很少的护兵,可是陈汤看出郅支单于的威胁,就建议甘延寿趁其羽翼未丰之时。调集西蚊各国兵力讨伐郅支单于。
甘延寿赞同陈汤的看法,但是他要奏请朝廷批准,陈汤认为公卿们难以统一意见,朝议必将久拖不决,可甘延寿坚持要走上奏的程序。适逢此时甘延寿生病,陈汤就用矫诏的办法,假传圣旨,调集汉朝边境的屯田兵以及西域车师国的兵力,准备攻打郅支单于。甘延寿在病榻上得知此事,想要阻止,陈汤居然手握剑柄,威胁甘延寿:“大军已经集结,你小子还敢阻挠吗?”甘延寿无奈之下,只好和陈汤带领各族士兵四万人,攻打匈奴。

汉军远程奔袭,到达康居境内,击败了康居的军队,随后进逼郅支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境内)。郅支单于没想到汉军居然会攻过来,慌忙率军抵御,但是他只有三千兵力,并不是汉军的对手。陈汤命令士兵围住城池,四面放火,汉军趁机猛攻,一举击杀郅支单于,杀敌一千五百,俘虏及投降者千余。
甘延寿和陈汤就派人将战果报告给皇帝。在陈汤给皇帝的上疏中,有一留传千古的名句:“宜悬(郅支单于的)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所指挥的重要战役,就是这么一场,但是这场战役却足以使其进入古代名将之列。

战后,关于陈汤矫诏问题,在朝堂上形成讨论。朝臣大多认为,陈汤、甘延寿矫诏出兵,是死罪;但是作战毕竟x胜利了,可以功过相抵,不赏不罚。后经刘向等人争取,汉元帝还是赦免了陈汤的矫诏之罪,并给予封赏。不过陈汤本人的生活作风也不是很检点,后来又触犯法律,一度入狱。但是在关于西域的重大问题上,汉朝君臣都愿意征询陈汤的意见。

关于郅支城之战,还有一些有趣的传说。史料记载陈汤在与匈奴作战时,遇到了一支排着密集方阵的西域步兵部队,他们被陈汤击败并俘虏,陈汤把他们安排在汉朝边境地区,并建造了一座“骊轩城”让他们居住。匈奴是游牧民族,没有正规的步兵,那么这些步兵一定来自别的民族,而其作战方式,则类似罗马兵团。
历史上罗马帝国曾经派兵东征,其中一支部队走失,不知所踪。近现代有几位西方学者提出,陈汤遇到的奇特步兵就是这支罗马军队。后来又有考古学者到甘肃,发现了一座汉代古城,城中的骨骼明显接近欧洲人。另有人类学者对当地的一个村落进行调查,发现该村村民具有一些白种人特征,DNA检测的结果也显示其有欧洲人基因。
著名香港演员成龙的电影《天将雄狮》就是根据这个传说拍摄的,电影中的主角,西域都护府大都护霍安,原型就是西汉冠军候霍去病和陈汤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