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咸阳宫。
始皇帝嬴政,时年四十一岁。自一统六国已过数年,这位千古一帝正以铁腕手段推行着新政,书同文,车同轨,筑长城,拒匈奴,帝国的骨架在他手中日渐清晰。
天幕出现时,嬴政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闻听宫外大乱,眉头一蹙,推开奏简,带着李斯、赵高及一众侍卫快步走出宫殿。
抬头望去,那巨大无朋的天幕占据了小半个天空,威严而神秘。
嬴政的目光锐利如鹰,死死盯着天幕,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但紧握的双拳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周围的侍从和闻讯赶来的官员们先是震惊,随即有人反应过来,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乃天降祥瑞!定是仙人感应陛下圣德,特降神迹!”
“陛下一统天下,功盖三皇五帝,上天感应,故显此奇景!”
奉承之声此起彼伏。嬴政却未理会,只是望着天幕,良久,才缓缓吐出一句,声音低沉而充满渴望:“祥瑞?若真是仙人……能赐朕长生,方为大喜。”
大汉,长乐宫,高祖年间。
刘邦斜斜地靠在龙椅上,半眯着眼,听着下方大臣们奏事,时不时打个哈欠,那姿态哪有半分帝王的威严,倒像是村口晒太阳的老叟。
大臣们对此早已见怪不怪。这位草根出身的开国皇帝,素来不讲究那些繁文缛节,高兴了能搂着大臣称兄道弟,不高兴了能指着鼻子骂娘。劝过几次,刘邦全当耳旁风,久而久之,众人也就习惯了。
天幕出现的动静太大,连最不务正业的太监都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禀报。刘邦“啧”了一声,从龙椅上直起身:“啥玩意儿?天塌了?”
说着,也不等大臣们反应,率先迈开步子走出大殿。
抬头看到那块巨大的天幕,刘邦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摸了摸下巴,咧嘴笑了:“嘿,这玩意儿新鲜!比项羽那家伙的仪仗排场大多了。”
他身边的萧何、樊哙等人神色各异,有紧张,有好奇。刘邦却满不在乎,眯着眼打量着天幕:“管它是啥,要是能给咱大汉再添点福气,让老子少操点心,那就再好不过了。奇迹?老子这辈子经历的奇迹还少吗?来就来呗。”
大汉,未央宫,武帝时期。
刘彻正与卫青、霍去病等心腹大臣商议对匈奴的战事,眉宇间带着年轻帝王特有的锐气与决断。帐内气氛凝重,每一个决定都关乎数万将士的生死,关乎帝国的边疆安危。
宫外的骚动传来,刘彻眉头一挑。侍卫匆忙入内禀报,语无伦次地描述着天空的异状。
“天象异变?”刘彻站起身,身形挺拔如松,“走,去看看。”
他步伐急促,却不失沉稳,快步来到殿外。当那巨大的天幕映入眼帘时,这位雄心勃勃的帝王瞳孔微缩,脸上没有丝毫轻松,反而更显凝重。
“此等异景……前所未有。”刘彻沉声道,目光扫过天幕,又看向身边的大臣,“是吉是凶?是天示?还是……其他?”
他心中隐隐有种感觉,这突如其来的天幕,或许并不简单。是上天对他穷兵黩武的警示?还是……预示着什么更大的变革?
大唐,太极宫,贞观年间。
李世民正与房玄龄、杜如晦等重臣围坐议事。桌上摊着各地送来的民生报表,君臣几人正低声讨论着如何减轻赋税、鼓励农桑,让经历了隋末战乱的百姓能更快地休养生息。
“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今百废待兴,切不可再加重百姓负担……”李世民的声音温和而坚定。
天空异变的消息传来,打断了他们的讨论。李世民与几位大臣对视一眼,皆是眼中闪过惊讶。
“去看看。”李世民站起身,神色平静,带着众人来到殿外。
仰望那片巨大的天幕,李世民沉默片刻,问道:“房相,杜相,你们怎么看?”
房玄龄捋着胡须,沉吟道:“陛下,此景太过诡异,暂时难辨吉凶。但观其平静无波,或许……并非恶兆。若真是天有异象,或有示警,或有指引,我等当静观其变,谨慎应对。”
杜如晦点头附和:“房相所言极是。当务之急,是稳定民心,莫让宵小之辈借题发挥。”
李世民颔首,目光再次投向天幕:“不管它是什么,若能对我大唐百姓有利,能让天下更太平,朕……乐见其成。”
大明,紫禁城,洪武年间。
朱元璋穿着一身不算华贵的龙袍,正对着一份关于贪官污吏的卷宗发怒,拍得桌子砰砰响,骂声不绝:“这群蛀虫!朕杀了一批又一批,还是死性不改!拖出去,全给朕砍了!”
殿内大臣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这位布衣天子,对贪官污吏的痛恨深入骨髓。
就在这时,天空异变的消息传来。朱元璋骂声一顿,脸色沉了下来:“又是何事?天塌下来了不成?”
待听明白侍卫的描述,他眉头紧锁,猛地站起身:“走!随朕出去看看!”
来到殿外,看到那遮天蔽日的天幕,朱元璋的眼神锐利如刀,扫视着那片巨大的“屏幕”,又扫过身边的大臣。
“都看到了?”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一股威严,“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是妖法?还是有人故意弄出来的把戏?想动摇我大明江山?”
刘伯温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息怒。此物非人力所能及,观其形态,倒像是……某种天地异象。其用途不明,暂时无法判断吉凶。臣以为,当先观察,再做定夺。”
朱元璋冷哼一声,死死盯着天幕:“观察?朕倒要看看,这鬼东西到底想干什么!”
大明,紫禁城,永乐年间。
朱棣站在奉天殿的丹陛之上,望着天空中那块巨大的天幕,脸色复杂。
他刚刚通过“靖难之役”登上皇位不久,虽然手段强硬,迅速稳定了朝局,但“篡夺侄子皇位”的阴影,始终萦绕在他心头,也成了一些反对者攻击他的借口。
此刻看到这突如其来的天幕,朱棣第一反应不是惊奇,而是莫名的心虚和恐惧。
“这……这难道是上天示警?”他喃喃自语,眼神闪烁,“是建文那小子在天有灵?还是上天觉得朕得位不正,要降下惩罚了?”
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后背甚至渗出了一丝冷汗。
“若是上天要降罪……朕该如何?”朱棣的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龙袍的衣角,“若能求得上天原谅,朕……朕愿多行善事,编修大典,迁都北平,开疆拓土,证明朕比建文更适合做这个皇帝!”
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此刻竟也露出了几分惶恐与祈求。
……
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帝王,不同的反应。
好奇、期盼、凝重、警惕、恐惧……
无数双眼睛,从四面八方,从不同的时空,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天空中那块巨大的天幕。
他们不知道,这块天幕的源头,只是一个现代青年手机屏幕上正在播放的纪录片。
而林远,正窝在沙发里,一边啃着苹果,一边看着纪录片里秦军横扫六合的画面,嘴里还嘟囔着:“啧啧,秦始皇这排场,确实够气派……”
小说《天幕:政哥看核弹人麻了刷哭二凤》 天幕:政哥看核弹人麻了刷哭二凤第2章 试读结束。
《天幕林远刘彻》小说完结版免费试读 天幕:政哥看核弹人麻了刷哭二凤小说全文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