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浙江主会场活动在嘉兴平湖市博物馆隆重开幕。今年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指导,浙江省文物局、平湖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嘉兴市文物局、平湖市文物局承办,杭州网对此全程直播。

启动仪式上,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朱海闵强调,全省博物馆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开放的姿态、更开阔的视野、更有力的举措,不断开创博物馆工作新局面,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要让博物馆成为涵养文化自信的主阵地;二是要以人民为中心,让博物馆更好融入百姓生活;三是要持续改革创新,让博物馆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引擎。”
同时,朱海闵在致辞中指出,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重点强调在深远的社会、科技、环境变革跃迁大背景下,面对文化身份的守护、创新和重构等新任务,博物馆如何明确自身角色,积极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与时代同频共振,为探索博物馆面向未来的自身发展与塑造更富创新活力、更多元包容、更可持续的世界提供新思路。
启动仪式还为入选2025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的项目、“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的集体、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实训基地(陶瓷文物、书画文物)的单位授牌。

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严洪明为中国水利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博物馆、杭州市临平博物馆六家入选2025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的博物馆颁奖。

平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志凤为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丝路文化研究传承团队、绍兴鲁迅纪念馆游客中心及“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集体授奖。

2024年6月,浙江省文物鉴定站、浙江省博物馆联合申报并被授予“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实训基地”。活动现场,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夏丹荷为其授牌。

随后,活动进入文物捐赠环节。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向平湖博物馆无偿捐赠了一千枚战国秦汉封泥,上面记载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行政制度、地理名称和商贸往来信息。主办方表示,这批文物入藏,将极大地丰富平湖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资源。

浙江省博物馆及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温州博物馆、东阳市博物馆、台州市博物馆、临海市博物馆、平湖市博物馆等6家新加盟博物馆代表上台,共同见证浙江省文澜阁博物馆商店联盟正式开启新征程。

2024年10月,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等5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省属文化文物事业单位实施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激励的指导意见》,杭州、宁波、绍兴等地也纷纷出台了文创产品开发激励试点政策。活动现场,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7家博物馆试点单位与意向企业进行文创开发合作签约。


本次主会场活动还配套举办了“博物馆之夜”活动、“渺渺大象——浙江古代造像”艺术展和文创集市等,并将于10日举办全省首届文博创意大会。

陪同家人一起来文创集市现场盖章的沈女士表示,这次集市将全省各地70多家博物馆、文创企业的印章都聚集起来,这种“一站式”集章体验非常棒;还在上高一的彭同学说:“之前我就很喜欢文创,这次市集让我可以不出市就直接买到其他城市博物馆或者文创企业的特色产品,省去了网购的等待时间。”


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文博事业成果丰硕。全省450家备案博物馆与926家乡村博物馆,守护着历史的厚度、拓展了文化的广度;全年推出2975项展览及9782场社教活动,吸引超9500万人次参与;省博物馆“浙江一万年”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并有五家博物馆陈列展览项目入围年度终评,见证着“博物馆大省”向“博物馆强省”的坚实跨越;文创改革取得突破,五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三家省属博物馆领衔试点,杭甬绍三城联动,激发文化新动能;135场文物拍卖创造26.57亿元市场热度;“周周鉴”活动鉴定7149件民间珍宝;全年全省新增馆藏一级文物19件。而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全省的各级博物馆也精心策划推出了551个展览,554场社会教育活动。

站在新起点,浙江正以活化文物为支点,续写历史与未来的文化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