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印巴空战爆发。作为巴方主力的中国制歼-10C战斗机大展身手,共击落五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三架法国制“阵风”战斗机,举世瞩目。
此次空战是歼-10C战机首战告捷,也是“阵风”战机首次在实战中折损。歼-10C战胜“阵风”,标志着中国先进军事技术第一次打败西方先进军事技术。


歼-10C一战成名的背后,是中国战斗机从引进、仿制到自主研发的漫长历程。七十余年风云流转,中国空军如何从初创时困难重重,到如今跻身全球顶尖行列?第六代战机横空出世、领跑全球,能否重塑未来空战格局?
从万国牌到自主研制:中国空军艰难起步
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军。草创之初,只有159架战机和202名飞行员,实力薄弱。时至今日,解放军的空中力量已是举世推崇。其间的演进历程,可谓起伏跌宕。
早在黄埔军校时期,周恩来派出常乾坤同志,专门到苏联茹科夫斯基的飞行学院学习飞行。这便是中国共产党派遣人员赴苏学习的开端。着眼于未来,希望建立属于自己的空军。
1938年,历经坎坷的常乾坤返回中国,留在新疆乌鲁木齐担任航空教员,在新疆盛世才的航校里培养了中共首批25名飞行学员。


1945年,抗战胜利。中共中央抽调30多人从延安赴东北收集侵华日军遗弃的航空物资。然而,在器材渐渐丰富后,又面临飞行教官严重不足的新难题。此时发生的一个意外事件,为航校带来了希望。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原本驻扎沈阳的林弥一郎航空队300余人,在试图撤离回日本的途中被包围。为争取这支力量,东北民主联军主动派代表与林弥一郎接触,总司令林彪、东北局书记彭真、参谋长伍修权甚至一同接见了林弥一郎。林弥一郎被中共的诚恳态度所打动,他和整支航空队决定留下来,帮助建立空军。
在这批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官指导下,东北航校的工作顺利开展,解放军空中力量渐渐形成。1949年8月15日,南苑航空队正式成立,成为解放军有史以来的第一支空战部队。

1949年9月22日,开国大典空军受阅计划正式出台。受阅的空军飞机17架,包括9架P51 ,2架蚊式轰炸机,3架运输机、3架通讯机。23名飞行员全部出自东北老航校。
1949年11月11日,中央军委电告各军区、各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正式宣告成立。
朝鲜战场淬火:“螺旋桨”对战“喷气式”
1949年10月3日,中苏正式建交。苏联派出专家帮助中国建设六所航校,培养1700名空军人才。
不久之后爆发的朝鲜战争,让刚刚组建的解放军空军,不得不匆促奔赴战场。他们所面对的,是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空军。
当时,解放军空军的装备还是以螺旋桨战机为主,而美国空军已大量装备喷气式F-86佩刀战斗机。螺旋桨对喷气式,孰优孰劣不言而喻。为争夺制空权,解放军空军开始装备一种足以与美军相抗衡的新战机——米格-15。作为苏联早期喷气式战斗机的代表,米格-15诞生于1947年,火力强悍,是一种高亚音速战斗机。

起初,中国空军飞行员甚至来不及系统地接受训练,操作生疏。在经过实战的磨练后,解放军飞行员的技术日渐成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共击落美军战机330架。这对于成军刚满四年的年轻空军,可谓战绩傲人。
台海激战:击退“黑蝙蝠”到地空导弹首胜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美军第七舰队协防台湾,开启了美国在台湾长达29年的公开驻军,并将台湾作为搜集中国大陆情报的基地,“黑蝙蝠中队” 应运而生,频繁渗透大陆防空网,每年约100架次,如入无人之境。
然而,到了1956年,中国仿制苏联米格- 17的歼- 5正式量产,拉开了中国自主量产战机的序幕,自此打消了 “黑蝙蝠中队” 的嚣张气焰。


1958年9月24日,“九二四温州湾空战” 爆发,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大规模空战。台军首次使用美军提供的响尾蛇导弹,解放军9架米格-17被击落。但有三枚未爆的响尾蛇导弹被民兵捡到,为中国研制空空导弹提供了样本,1966 年,中国研制出自己的空空导弹。
1959 年10月7日,解放军新成立的地空导弹部队,在北京通县用萨姆-2型地对空导弹击落 RB-57D,创造了世界范围内地空导弹实战首胜纪录。此后,美国无偿军援台军 F-104 战斗机。1967年1月13日,“113 空战” 爆发,台军F-104 首次投入空战,解放军歼- 6战机以斜对头攻击战术,击落一架F-104,这也是迄今为止两岸最后一场空战。
1980年,解放军歼-8正式服役。这种米格-21高空强化版的三代战机曾被寄予厚望。但事实证明,歼-8存在大量问题。此时,世界空军强国都已装备以F-15 、F-16为代表的第四代战机,解放军空军装备仍在二代机徘徊不前。
踏入1980年代下半叶,解放军空军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中美这对曾经的敌手,在空军装备方面也曾有过高级别的合作。其中最合作最多的便是“82工程”,双方在歼-82飞机的基础上改进航电设备。然而,由于政治原因,最终这个代号为“和平典范”的合作化为泡影。
海湾战争冲击:中国空军现代化觉醒
1991年1月17日,美军对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经过38天的猛烈空袭及最后4天的地面战,美军仅以轻微的代价就大获全胜。这场以现代空中力量为主力的高科技战争,给中国军方带来了很大震动。


李贵发(台湾军事专家):海湾战争改变了我们整个空军作战的结构,那么我们叫做“视距外作战”。
罗海涛(军事专家):那次战争呢,被理解为第2.5次世界大战。从此解放军又一次裁掉100万陆军,把经费增加到空军队伍中去。
认识到现代战争新趋势的解放军,急于推进空中力量的现代化。而中苏关系的改善提供了一个好时机。
1992年,中国引进苏-27战机,改称歼-11。自此,解放军空军战机迈入第三代的门槛。在美俄多次模拟空战中,苏-27完胜美军同代主力战机F15。得益于苏-27的杰出性能和改造空间,中国不断仿制、创新,形成现今的空军主力部队。


领跑隐身时代:从歼-20到六代机
2011年,中国的空中力量再度让世界瞩目。新一代战机歼-20的首飞成功,标志着解放军空军进入了隐形战机时代。
代号“威龙”的歼-20,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隐形战斗机。作为重型双发隐形战斗机,它的作战半径超过2000公里,兼具空优作战和对地打击能力。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第五代机技术已经成熟,削弱了美军的空中优势。
2010年代末,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在歼-20的基础上,研发出中型多用途隐身战机——歼-35。它是继歼-20之后,中国的第二型隐身战机。

进入2020年代,当各国还在聚焦五代战机之时,中国已悄然启动第六代战机的研发,一场颠覆传统空战规则的代际跨越正加速推进。
2024年12月26日,中国试飞第六代战机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当天,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和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各有一架新型战机一南一北同步首飞。这两款第六代战机,被民间命名为歼-36。据报道,该机型至少已试飞四次,相比之下,美军同代战机F-47,目前仍处于验证机向原型机推进的阶段,至少落后中国四年。
中国第六代战机的横空出世,不仅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了从“系统集成”向“原始创新”的飞跃,更意味着中美在西太平洋的制空权博弈已经迎来历史性的转折。

本周六晚22:00
凤凰卫视中文台《皇牌大放送》
《鹰击长空——中国战斗机演进实录》
敬请关注

来源:皇牌大放送
编辑:陈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