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网友反映,暑假来临,部分家长将孩子放在图书馆,一些孩子出现不文明行为,严重影响他们在图书馆阅读自习。据报道,江苏扬州、湖南衡阳、河北易县、内蒙古包头、山东临朐等地图书馆接连发布提醒:馆内出现随意丢弃书本、丢弃零食袋、小孩奔跑跳动、门口堆放外卖等行为,呼吁文明阅读,拒绝不文明行为。
更离谱的是,个别家长竟然把孩子往图书馆一放就撒手不管,甚至连下午接孩子都给忘了!衡阳市图书馆工作人员表示,每天都有近100名孩子被单独留在馆内。由于缺乏看管,时常追逐打闹,破坏公物,给馆内环境带来不小影响。“早上匆匆‘放娃’,中午外卖喂娃,下午忘记接娃,我们总结出的图书馆‘放娃’三大特点。”
众所周知,图书馆本是读书的公共场所,也该是一个安静的空间,可如果有一大群儿童聚集于此并非读书而是嬉闹,将图书馆变成儿童游乐园,既不符合图书馆的规定,也属于不文明行为。一些家长似乎将图书馆当成了免费的托管中心,他们的目的并非让孩子到图书馆读书,而是想占便宜。
暑期图书馆变身“托管所”,有人对家长表示同情,称孩子在暑期无处可去,一些家庭面临托管难题,于是就让孩子去“蹭”图书馆。不过,把图书馆变成“托管所”,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运营,这是明显转嫁自身责任,将图书馆工作人员当成了免费的临时“保姆”。
暑期托管难,校外机构费用高、不放心,图书馆有空调、安全、免费,成为“最优选”。但别忘了,不能无端占用公共资源。部分家长将社会公共资源视为“私人育儿延伸”,将监护责任完全转嫁,甚至出现“在场式缺席”。儿童在未习得公共规则的前提下,误认为“自由即肆意”,长远看反而会损害其社会化能力。
可见,图书馆变放娃宝地,不是无奈而是失职。这是公共资源错位与监护责任缺失的深层矛盾。解决方案需图书馆设规则、家长担责任、社会补托管。尤其是,家长要想方设法地将孩子托管问题重视起来,并履行好自己的监护义务。图书馆绝非“育儿所”,而是规则启蒙地。孩子学会敬畏公共空间,书香之地才能重归文明与宁静,而孩子也会在静默中感受知识的分量,扣好文明社会“第一颗纽扣”。(金羊网 文/刘天放)
编辑:苏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