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师生分别前往哈尔滨市继红小学、红岩小学、铁岭小学、工农兵小学、旭东中学多所学校,为师生们奉献了一场红色文化与劳模精神的盛宴,打造了一场大学师生与中小学生联合开展的思政课。

图片由黑龙江大学提供
哲学学院的师生化身为“红色故事讲解员”,带领小学生们讲述赵一曼、李兆麟革命先烈的事迹,聚焦王进喜、马永顺、马旭等杰出劳模的事迹,引领学生们从革命先烈的绝命诗中读懂“舍生取义”,在劳动模范的俯身躬行中明白“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红岩小学的学生们带来《少年中国说》与《满江红》的诵读,稚嫩的面庞却坚定地齐声诵读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不怕困难,学习铁人,我最棒!”继红小学礼堂里,孩子们的话语铿锵有力,清澈的目光闪烁着对铁人精神的崇敬与传承铁人精神的决心;旭东中学里,道德与法治教师组与黑龙江大学师生在会议室就共同探索更加有效的思政教育方法展开座谈。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交流感悟、畅谈抒怀,“赵一曼和马永顺都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在同学有困难时我一定要伸出援手,“我们要把‘小我’种进‘大我’的土壤”……稚嫩的童声里,满是对革命先烈和劳动模范的崇敬。
此次创新打造的大学师生与中小学联合开展的思政课,通过“理论宣讲”“沉浸式”互动等环节,引领了青少年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更生动诠释了传承弘扬劳模精神、厚植家国情怀的优秀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