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坚守初心 茶韵飘香助振兴

时间:2025-07-14 13:26:00

依山傍水、满眼青翠,走进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湖塘村四方塘组,放眼望去,一座整洁明亮的厂房映入眼帘。走进厂房,机械声响不停,工人们正在忙着加工茶叶,杀青、揉捻、萎调、发酵、筛茶,大家忙得不亦乐乎。车间里一袋袋茶叶成品整齐地堆放着,琳琅满目。一位个头中等、年近五十的男子正在员工旁边进行技术指导,时不时挑选着已生产好的产品闻香、观型、品味,仔细检查。他就是十八口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十八口信阳红的创始人代君。

回乡扎根,抢抓机遇

“风筝飞的再高再远,线总是在家乡系着,外地虽好,却非久留之地,我的根在这里,这里有我发展的土壤,我走出去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回来创业”。怀着对家乡的无限深情,响应区政府回乡投资兴业的号召,在外地打拼十多年的代君毅然放弃在外的产业,于2011年返乡创业。他发现家乡虽然有丰厚的茶叶资源优势,但都侧重于春季茶,对夏、秋季茶利用率极低。经过反复调研,结合我区大力发展夏秋茶的政策红利,他决定发展红茶产业。2011年3月,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代君与他人合作出资1000多万元在湖塘村四方塘组建起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日产红茶能力达2000公斤的茶叶加工厂,成为了吴家店镇从事红茶生产加工的带头人。

创立品牌,做大做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4月代君创办的红茶加工厂正式投入生产。为了迅速占领市场,他认为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非常重要,经过充分考虑,决定将自己的品牌命名为“十八口”。如何叫响品牌,他知道品质才是试金石。他以高薪聘请祁门红茶制茶师傅专门研制信阳红茶,严格按照红茶加工各个流程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经历无数次的实验以后,色、香、味、形俱佳的信阳红茶终于被研制出来。信阳红茶外形条索紧细匀整,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润透亮,口感绵甜醇厚,品质优良,一经上市,就备受欢迎。“十八口”信阳红先后在各类名优茶评比活动中收获荣誉,2018年更是在“翁福杯”第二届河南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大农产品品牌”。这些荣誉充分彰显了品牌的价值,品格的魅力,品质的力量。为了实现“茶厂四季产茶、农户四季有收入”的目标,2013年代君在现有红茶厂的基础上创办了信阳市十八口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他牵头成立信阳红茶制作技术培训小组,并成功与信阳市信息技术学校签订了“信阳红茶开发研制技术培训基地”合约,每年培训学员200余人。2022年10月引进全智能数字化夏秋茶生产线,通过科技赋能,突破“看茶制茶”的发展瓶颈,实现“数字制茶”,达到规模量产、高效质优的制茶需求。2024年1月公司被信阳市人民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市重点龙头企业”。

科学谋划,兴农富农

为使企业能健康长足发展,更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代君在经营管理中,确立以“振兴茶业,致富茶农,诚信经营,外向发展”的宗旨,积极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公司对入社农户的茶园进行集中管理,通过对不同地方茶园的土质检测,实行测土配肥,统一购肥,分片发放,以保证茶青质量;对农户的茶青实行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解决农户销售的后顾之忧。在产品加工环节,严格按照市场要求,统一技术指导,严格产品分级把关,建立品牌信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目前公司拥有茶园500亩,日生产鲜叶需求量可达到4万斤,使周边茶农夏秋茶鲜叶原料得以充分利用,每年每亩茶园可为茶农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他本人也因此被评为浉河区农业二三产业发展人才,被认定为浉河区“乡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