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连日来,俄罗斯社会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访问日程,普遍认为习主席此访对推动俄中关系进一步深化意义重大,并高度评价两国元首联合发出坚决维护二战正确历史叙事、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时代强音。
本次莫斯科之行,是习近平主席第11次到访俄罗斯,也是两国元首今年首次面对面会晤。在这个“梨花开遍了天涯”的季节,坐落在莫斯科河畔的克里姆林宫再次见证中俄交往的又一重要时刻。
5月8日,两国元首举行了深入友好、富有成果的会谈,就中俄关系和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许多新的重要共识,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见证两国有关部门交换多份合作文本,为中俄关系发展指明新的方向、注入新的动能。
记者注意到,两国元首的新一轮互动以及产出的丰硕成果成为俄罗斯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坚持世代友好,做百炼成钢的真朋友。”“只要中俄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战略协作,就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两国实现各自发展振兴,阻挡不了中俄世代友好的民心所向,阻挡不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就在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举行会晤之际,多家俄主流媒体火速跟进、密集报道两国元首针对中俄关系作出的系列精彩论述。
元首外交引领是当前中俄关系的鲜明特点,多年来为两国关系实现大发展大跨越提供了坚实政治保障。俄罗斯民众充分感受到两国元首之间的真诚互动和深厚友谊,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当前国际秩序面临多重冲击,其深层原因与二战史观的动摇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单边主义的抬头背离了二战后形成的多边合作传统,再如历史修正主义蔓延加剧了国际体系碎片化。一些右翼势力通过各种手段模糊、扭曲二战历史,一些政客为了攫取政治利益公然粉饰法西斯主义。更危险的是,错误史观正与地缘博弈形成恶性循环,一些国家开始贬低甚至否定中俄两国的历史贡献。在此背景下,中俄大力倡导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俄罗斯汉学家列昂尼德·科瓦契奇认为,俄中元首会晤表明,两国在维护历史真相方面立场一致。俄中在加强全球战略稳定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8日举行的双边会晤期间,两国元首掷地有声地指出,中俄肩负维护正确二战史观的共同责任和使命,强调人类应永远铭记第二次世界大战悲剧及其原因和教训,应尽一切努力阻止类似悲剧重演。中俄将坚定站在国际正义一边,愿同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民一道,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共建人类美好未来。在随后的记者会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中俄“要坚持公平正义,做国际秩序的捍卫者”。
正如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6日展望本次元首会晤时所言,俄中两国将捍卫战后世界秩序,反对篡改第二次世界大战成果、改变整个战后国际关系架构的企图。
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主席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应邀出席庆典。习近平主席、普京总统一道步行前往红场,登上主观礼台就座的场景成为俄罗斯社会关注的焦点。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主席瓦莲京娜·马特维延科早些时候评论称,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具有崇高的历史意义”。她说,有些国家正试图歪曲粉碎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历史记忆,俄中明确共同抵制这一企图,将在为后代留存历史真相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坐在习近平主席右侧的99岁卫国战争老兵叶夫根尼·兹纳缅斯基在阅兵式结束后备受媒体关注。他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其向习近平主席说的话:“我们两个大国交好,这多好啊”,“祝愿俄中友谊长存”。面对媒体的镜头,这位老兵再次表达了愿俄中友谊万古长青的心愿并表示,俄罗斯人民也都希望如此。兹纳缅斯基的朴素心声反映出俄罗斯社会各界对习近平主席到访的由衷欢迎,以及对俄中关系未来发展的高度期待。
尽管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国际秩序面临多重冲击,但友好逻辑不变、内生动力不减的中俄关系将在两国元首最新政治共识引领下继续深化,为各自发展振兴助力,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本报莫斯科5月10电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