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5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春林)“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应当为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制发代表证,以确保每一位代表都能获得代表证,便于执行代表职务”“建议将‘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也纳入宣传主体”“建议各级人大常委会要为代表搭建履职和学习平台,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以下简称《代表法》)立法意见征集中,黄材镇基层立法联系点协同“1+5”区域协作乡镇,通过屋场会、座谈会和走访入户等方式收集了近20条立法意见,其中的6条意见最终成为国家法律的一部分。
日前,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立法建议采纳证书颁发仪式,向多名个人和多家单位颁发证书,表彰他们在《代表法》修改过程中所作的贡献,激励大家结合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所思所想所盼多提意见和建议,让每一部法律法规都满载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

24条意见被全国人大常委会采纳
《代表法》是规范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基本法律,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修改通过。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国家立法中畅通基层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汇聚社会各方智慧、实现立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举措。
市人大常委会自2021年7月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持续加强全市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联系点工作在不断探索中稳步推进,已经成为我市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重要途径和发展基层民主实践的重要窗口。3年多来,市人大常委会共针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下发的30件次法律草案开展意见征集工作,上报修改意见1417条,被国家立法机关采纳118条。
在《代表法》修改过程中,全市人大系统扎实组织开展有关意见建议征询工作,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送133条修改意见,其中24条意见被采纳,在国家立法中发出了“长沙声音”,贡献了基层智慧,也体现了长沙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国家立法的热情和担当。
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创新不断
“鼓励代表通过多种形式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这对社区基层治理而言,有很大的帮助。”望城区月亮岛街道天鹅塘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雷瑶收到修改建议采纳证书后激动地说。
此次,望城区人大常委会提交的8条来自群众“家门口”的修改意见被采纳,其中,天鹅塘社区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有两条修改意见被写入《代表法》。
天鹅塘社区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以一系列创新举措推进基层法治建设,不断强化立法意见征集力度,运用“专业+居民”、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广泛征集立法意见;融合人大代表“双联”活动,邀请人大代表参与6部法律草案意见征集工作,并提出55条意见建议。截至目前,该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共参与36部法律草案意见征集,提出221条意见建议,其中10条被采纳。
距离天鹅塘社区100多公里的宁乡黄材镇,此次共有6条立法意见被全国人大常委会采纳,为《代表法》的修改贡献了来自基层的宝贵建议。
2023年,黄材镇被确定为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2024年,黄材镇与沩山乡、沙田乡、龙田镇、横市镇和巷子口镇共同签署“1+5”区域协同框架协议,形成了区域协同、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新机制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成效,立法意见征集量从单个乡镇年均30余条,迅速跃升至区域协同后的近200条,建议采纳率提升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