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 静
进入暑月,台风不时拜访,天气变化无常。一大早艳阳高照,打消了出门念头;中午却云层堆积,窃喜下午可以去公园散步,谁想计划赶不上变化,临了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待收拾好衣服,关好门窗,忽然想起厨房窗外晾晒的小辣椒,近前一看,只剩小篮子和窗棂一下一下死磕。一下想到了《还珠格格》里的树坚强,紫薇和五阿哥,俩人吊挂在一根小树枝上,你一句我一句,互诉衷肠,真真难为了那根小小树枝。重温经典画面,不知不觉又偷着乐了好久。
终究是没有出门,还下起雨来了。晚饭后,听着雨声有一阵没一阵的,公园散步应该没问题。
晚上也是可以看荷花的,影影绰绰,荷叶成了墨色,荷花一团白,相比白天,可以无限延展。落雨天,人也少,广场舞也暂停了,很安静。此时,适合听歌,想事情。戴上耳机,是一首安静的歌,一下很契合,点个单曲循环,开始走个例行五千步。
没有月光,没有星光,路灯几盏,虫鸣几声,粤语老歌似有若无,心头窃喜,偌大公园,所有的花草树木都静静守护我。而我,在这片安静里,继续回想这几天的作协新作,沉醉于《长东的月光》《长东的味道》,还有《从这棵树到那棵树》。
长东,是群山中的一片山。一路走,一路你看树,树看你。你看了很多很多树,很多很多的树眼中只有一个你。树不说话,你不说话,树与人的交流仅限“心有灵犀”。空气清新得可以入馔。
一群人,安顿于一片空旷,抬头是天,低头是地,周围是山,放空自己,这时有没有月,月圆不圆,已经不再重要。“只需要一群人\和仲夏夜的风\和来自天际的潺潺水声\和那枚安静的月亮”;“世事的棋局摆在黑兽般的山峦后面\弈者决战正酣\一群人离开楚河汉界\坐在长东的月光里”。志雄老师这首《长东的月光》,让我对坐在长东月光下的“一群人”相当羡慕。拥有这样的夜,这样一群人,何须再去纠结尘世的对错。
“一行人来到长东寻味,都是讲得着的人。”《长东的味道》这一句开头,一下就抓住了我的目光。一通快读,一身快意。“这里离县城有一段距离,全程青山绿水,水泥路贴着石窟河,蜿蜒钻入山林深处……长东饭店坐落在半坡间,坐北朝南,一横杠黑瓦白墙的房子,土墙木桁,新粉刷的白粉难掩盖年久的凋残和风蚀。”这样用词,简直精准到了不差毫厘。
好久以前听珍姑娘提过一嘴,说要写一篇文章,写一写院子里散步的那段时间,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都有一棵树,题目都想好了,就用《从这棵树到那棵树》。当时我们闲来无事看荷塘,一只极小极小的鸟飞来,停在极细极细的花枝上,就那样一晃一晃。珍姑娘就是那会儿说的,她说这让她想起了院子里那棵树。珍姑娘在我们的虎视眈眈下,貌似停笔了三百多天。但是,爱上了文字,哪里能说停就停。细读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文字的驾驭能力,早已远超以前的珍姑娘。也只有细读,才体会到珍姑娘的坚强。“人的一生,有头也有尾,终究是一个线段,而这线段,又由许许多多小线段组成。从这棵树到那棵树,这是一个特殊的线段。它让我懂得刚柔并济,让我懂得感恩,让我在歇息之后,有更大的勇气朝前走。”一个孱弱的身影,缓慢,坚定,与一棵树握手,与一片天对话,与一群人相处,于无声处,雨过天晴。
雨停了,收起伞,望向安静的夜空。想起《长东的味道》的那句话——他们在庆幸,身边的一群讲得着的人。他们有过许多朋友,一些朋友丢失了,一些朋友走来了,但是,尽管朋友总是在变换,而文友却一直不变。我也同样很庆幸,这棵树到那棵树的线段里,有这样一群人,一群热爱文字的人,晴天阴天落雨天,一路同行。
拿下耳机时,一看,听了一晚上的歌,是《爱你不需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