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诉讼在什么阶段

时间:2025-01-10 12:03:37

诉讼通常分为 五个阶段,分别是:

立案阶段

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犯罪人的自首等方面的材料进行审查,判明是否有犯罪事实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交付侦查或审判的诉讼活动。

侦查阶段

侦查是指由特定的司法机关(检察院)或行政机关(公安机关)为收集、查明、证实犯罪和缉获犯罪人而依法采取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起诉阶段

起诉有两种,包括公诉和自诉。公诉是指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自诉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阶段主要是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

审判阶段

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在控、辩双方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于依法向其提出诉讼请求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诉讼活动。

执行阶段

执行则指刑事执行机关(主要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为了实施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内容而进行的活动。

此外,特殊阶段包括死刑复核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死刑复核程序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死刑判决进行复核的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是指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时,依法重新审理的程序。

对于民事诉讼,则通常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起诉和受理阶段

包括原告起诉和人民法院受理两方面的诉讼行为。

审理前的准备

审判人员在受理案件之后、审理之前应作的准备工作,包括调查、收集证据,通知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参加诉讼,以及其他保证正确、及时审理案件的工作。

开庭审理阶段

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调解或判决。法庭调查即在法庭上审查各种证据,对案情进行直接、全面调查;法庭辩论即控辩双方就案件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论;调解或判决即在调查、辩论的基础上,法庭作出调解或判决。

宣判阶段

法庭辩论终结后,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宣告时公开进行,但是否当庭宣判则视法庭审理情况及结果而定。

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完整过程,确保案件的公正、有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