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法下的所得税计算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总收入减去所有允许的扣除和减免。
扣除免税额度
根据税法规定的免税额度,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免税金额。
应用税率
根据适用的税率表,找到对应税率,乘以应纳税所得额,得到应纳税额。
缴纳税款
如果应纳税额大于免税额度,需要缴纳这部分税款;如果没有超过免税额度,则无需缴纳税款。
特殊扣除和减免
有些特殊扣除和减免需要按照税法规定进行。
例如,个人所得税计算中,通常会有一个免税额,如每月5000元。如果月工资为15000元,首先减去免税额得到10000元,然后根据税率(如10%)计算应纳税额,即10000×10%=1000元,最后从工资中扣除税额,即15000-1000=14000元,这就是实际到手的工资。
请注意,具体的免税额度和税率可能会根据税收优惠政策调整而有所变化,因此计算时需依据最新的税法规定。